何必阔的“漆”彩人生

作为苍南何氏夹纻漆器第五代传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夹纻漆器”代表性传承人,何必阔刻苦钻研,以令人惊叹的技能和才艺,传承着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书写“漆”彩人生。

学艺,为了养家糊口

《说文》中有言:“布白而细曰纻。”“夹纻”是作为漆塑像的一种方法,先用泥塑成胎,后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因此民间又有“脱空像”之称。而温州漆艺,自宋代便已名闻遐迩,自古便有“漆都”的称号。而这种漆器的制作技艺现今也一直在温州民间传承,苍南龙港的“何氏脱胎夹纻漆器”制作工艺便是温州漆艺的独门绝技之一。

何氏纻漆器技术可追溯到清代光绪初年。何必阔祖辈何盛瀛从平阳县水头镇亲戚家学回了脱胎夹纻造佛像的技艺,并传给了他的三个儿子。他的第三个儿子何传坤独具灵性,不仅承传了父艺,还独创了桐油夹纻制胎法,开发了一批仿古漆器。何传坤将一身所学所创传给了他的儿子何经璧和内亲姜颜生,传承人日众,达数十人之多。当时,何氏夹纻漆器产品大量销往雁荡山、五台山等风景名胜和佛教圣地,深受喜爱。

何必阔自幼受家族艺术环境的熏陶,对漆艺有着特殊的情感。初中毕业后,拜堂哥——何氏夹纻漆器第四代传人何必东为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制漆工艺既累人又一身油漆,学者寥寥。“可能是从小就爱玩泥巴的缘故,在手工这方面很容易上手。”何必阔说,入门虽易,但漆器露出的“狰狞性”却一度让自己产生质疑。被人们戏称为“会咬人”的生漆容易导致皮肤过敏。“小时候不懂事曾将生漆抹在了脸上,过了好几天才消肿。”尽管已过去很长时间,何必阔谈到那次经历仍然记忆犹新。

即便如此,何必阔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在何必东的指导下沉下心、刻苦学习制漆工艺。1991年,何必阔开始学习夹纻漆器佛艺的制作。而山西五台山拥有诸多古迹、夹纻造像技术高超、佛像题材丰富等特色,自然成为何必阔与何必东潜心提升夹纻漆器工艺的绝佳场所。在那里,何必阔看到了历史古迹的神圣;在那里,何必阔嗅到了佛像制作的奥秘;在那里,何必阔掌握了夹纻漆器工艺的精髓。

三年出师,技在于心。

1994年,何必阔与哥哥何必干开始在福建进行独立制作夹纻漆器。到了2007年,何必阔拥有了自己的工厂。

“刚开始,只是一心想学一门手艺,养家糊口,根本没想过传承传统文化这些问题。”何必阔表示,在那个年代,一技之长就能谋生,学习技艺的初衷十分单纯。

创新,为了技有所长

曾经,一个夹纻胎只能生产出一个成品,高昂的成本与繁琐又劳累的古老手工艺在与市场化的碰撞中,渐渐力不从心,节节败退。

如今,一个石膏模型能生产出成批的漆器,可多次利用的便利性与简化的制作工程,大大降低了人力与物力的成本,犹如一条深谷中的蔓藤,将即将跌落的夹纻漆器的制作工艺缓缓拉回到了悬崖边。

深感传统技艺的生存艰辛以及对夹纻漆器的热爱,何必阔对漆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及改良。他在熟练运用传统制胎和髹漆技法的基础上,创新了石膏制胎法、硅胶制胎法和分模复合模型制胎法等。新的制作方法造型标准一致,胶模可以反复,使用省时、方便。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批量制作,是否太过机械化,破坏了夹纻漆器的非遗特性。”何必阔认为,新研发的制胎法便于对胎体内侧进行打磨,并能在胎体腹部上面漆,克服了传统做法胎体内部粗糙不光滑和未能装饰的缺点,并不影响漆器的工艺性,反而提升了作品的品位。

在工艺技法上,何必阔重新“捡回”失传的堆漆、镶嵌、戗金等工艺,使夹纻漆器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此外,他还创新了多种色漆的配研方法及漆面装饰方法。 “我喜欢在一件作品上运用多种髹漆技法。”何必阔手持盘龙花瓶讲解,“它既运用了堆漆、镶嵌、戗金等手法,又运用了彩绘、勾金等手法,在技法的运用上则十分注重艺术效果,重视产品的形体,及雕刻、绘画等艺术,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从而看起来更加轻巧细薄,华丽多姿。”

何必阔的创新不止于此,他还专注于开发丰富多样的产品类型。在他看来,传统的夹纻漆器的产品类型较为单一,一般用于塑造大小佛像和日常生活用品,注重实用性而忽略工艺性。针对这些缺点,他开发了各类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的新产品。如,盒、盘、茶具、灯架、文房用具,又有屏风、挂联、插屏、大小花瓶、人物等。

坚守,使得何必阔更加用心。创新,为何必阔带来荣誉。目前,何必阔已有十多件漆艺作品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其中,《西方三圣》获得“首届中国莆田佛教用品博览会”银奖,《锦上添花吉祥瓶》获“浙江省青年‘非遗’雕塑类作品展”银奖,《异形瓶》获“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戗金填彩卧龙漆瓶》获“‘非遗’薪传——浙江传统塑艺陶艺精品展”金奖,《平步登高》获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等。同时,《纻麻时装》系列作品、《坐龙瓶》等也广受好评。

何必阔并不满足于此。他说:“漆艺是一门大学问,其中的内涵需要一辈子不断学习和领悟。慢工细活,追求极致,仍然是每位匠人所必需的精神品质。”

负重,为了传承技艺

涂灰、上灰、髹漆,一个夹纻漆器从“胚胎”到“出生”,约需要三周的时间。

申遗、建馆、传道,一道夹纻漆器的传统制作工艺从“出生”到“传承”,需要的时间却不得而知。

走在路上,何必阔早已从最初“学门手艺养家糊口”的懵懂少年蜕变成肩负传承重担的漆艺大师。“这项难得的技艺,只有传承下去才有生存的希望。”

2009年,何必阔花了几个月时间整理材料,为了夹纻漆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遗余力。最终,夹纻漆器入选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何必阔也入选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夹纻漆器”法定传承人。

与几乎所有的非遗一样,夹纻漆器收徒传艺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何必阔曾打出招徒广告,计划招收年龄22周岁以下的,爱好工业美术或者有美术和雕塑基础的青年,每个月包吃住还提供生活费,但至今尚无一人上门。何必阔无奈至极。

“何氏夹纻漆器的制作方法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则需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完成一件作品所用的时间长则需要数月之久,而一个学徒要能独立制作漆器至少需要3年学习时间。”何必阔说,漆艺是一项劳累的手工艺,在制作工序中有些技法室内是不能开电扇更不能开空调,一切顺其自然。再者生漆气味重,又容易过敏,奇痒难忍,每个漆工都要熬过这一关,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多少人能吃得下来这个苦。虽然现在漆器的市场价格比较高,一般工艺复杂一点、器形大一点的价格都在数万元。但是,制作一件漆器艺术品成本高、周期慢,从挑选木材、制漆到制胎、上灰、上漆、打磨、推光……前后制作工序有的多达上百道,简单的也多达二三十道,回利很慢,一般人都不愿意做这个。

传统带徒模式不容乐观,何必阔另辟蹊径与高校对接开课,希望能从中挖掘人才,传承发扬夹纻漆器。

从业二十多年来,将这项优秀传统工艺纻漆器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去了解、接受它、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才是何必阔心目中最完整的“漆”彩人生。

5年前,何必阔计划筹建“温州夹纻漆器博物馆”,陈列丰富多彩的漆器,让这项传统文化有个“安放”之所。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温州夹纻漆器博物馆正式开建。

这个夹纻漆器博物馆,凝聚了何必阔对这项技艺展示传承的所有想象。在何必阔心中,它是一个集研发、人文观光、艺术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展示平台。可以通过协会、促进会等社团组织和文化部门,举办漆艺展览等交流活动,也可以和工艺美术学校挂钩,作为专科学生的实习基地。如此一来,不仅能培养漆艺的专业人才,扩大漆器制作的队伍,而且还能为这些专业人才提供就业的机会。

“想要更好地传承并发扬漆艺这如长河般绵延了数千年的民族传统技艺,单靠个人的努力是不行的。筹建这样的博物馆,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漆器。”何必阔坚信,建设温州夹纻漆器博物馆,对于继承和挖掘文化艺术资源,弘扬温州的传统文化,保护发展温州的传统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